7月23日19時30分,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的一條消息再次引發山西官場震動。山西省紀委常務副書記楊森林“涉嫌嚴重違紀違法,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”。輿論註意到,當天的《山西日報》刊發了一篇署名文章,題目是《從政治太平洋房屋立場政治紀律高度看待山西反腐》。也有媒體曆數近期落馬的紀檢官員,從中央紀委副局級紀律檢查員、監察專員曹立新到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,更有同時任中紀委委員的中國科協黨組書記、常務副主席申維辰,曾經在紀委長期工作的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金道銘。
  查辦貪官雷厲風行,發佈信息及時高效,官員落馬毫無徵兆,這些反腐行動的新特點給公眾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而對紀檢幹部自身“涉嫌嚴重違紀違法”不護短,查辦涉嫌貪腐行為一視同仁,也是令輿論感嘆的一個重要方面。過去,一個幹部調往紀委任職,常常被同僚私下恭賀、調侃為“進了保險箱”,意思就是紀委是查辦別人的,既然進入了這樣的組織,就成為“內部人”,誰能對組織的“內部人”下手呢?所以,不管過去是否有貪腐方面的“冒險”和“高危”行為,一旦進入紀委,就意味著此後的從政生涯可以“高枕無憂”。並且,在確保自身mSATA安全的同時,還能照顧一下昔日有交情的“好朋友”和“小兄弟”。公開資料顯示,1956年出生的楊森林,在進入紀委系統前的職務是晉城市委副書記,2006年4月調任山西省紀委副書記。如今,已無法猜測楊森林調任紀委之時的心態,但從官員的普遍心理而言,他可能不會想到會在紀委的崗位上“出事”。
  同樣不會想到“出事”的,還有已經或即將退休的官員們。根據幹部管理制度,退休意味著“無官一身輕”,就像童話故事里的結尾一樣:“從此過上了快樂、幸福的生活”。因為退休,昔日的輝煌、失落都成為過往雲煙。以往的恩怨糾葛也一了百了,了無痕跡。正是這種心態,帶來了一些“主要領導”的焦慮、緊迫感,既然掌握幹部升遷大權,何不趕緊拿其做交易,提拔一些親信,等到自己退休以後,還可以利用這些人“感恩”、“報恩”心理繼續獲得利益。同時,收受賄賂,權錢交易,試圖退休前“最後撈一把”。因此,一些涉嫌貪腐的官員往往會陷入“59歲現象”。“有權不使,過期作廢”的思維趨勢下,一些官員很隨身碟在意“抓緊時間為自己找後路”,而從後來受到法紀追究的結果來看,這種做法恰恰斷了自己的後路,身陷囹圄,在高牆中度日,不知這些官員怎樣書寫自己的“懺悔錄”。據媒體報道,近期落馬的高官中,倪發科、郭永祥、陳安眾、陳柏槐等都是在退休後受到法紀追究的。而且,有輿論分析認為“退休後被牽出的幾率更大”。
  同樣被掃進垃圾堆的,還有“關係硬”、“背後有人”的潛規則。雷霆萬鈞的反腐行動中,就像《山西日報》署名文章所說“不管什麼人,不管地位多高、權力多大,不管涉及多少人、影響範圍有多廣,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,都要一查到底”。不管身在紀委,還是已經退休,或者“朝里有人”,這些傳統“保險箱”的失落顯示著令人矚目的新變化。  (原標題:有買屋多少“保險箱”在反腐行動中被打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00ccyg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